src=”//finance.sina.com.cn/other/src/app/pclock.js”>

原標題:我眼中的最佳次時代無反系統 Canon EOS RF

01

頂層設計最好的全畫幅無反卡口

/ 內徑、法蘭距與平衡

相機系統最關鍵的構成是什麼?

有人會說是畫素數量,有人會說是連拍張數,有人認為是可靠性和做工,還有人覺得是鏡頭素質和鏡頭群數量。

以上都正確,但更核心在於「卡口」的規格、規範以及設計思路。在相機技術進步的過程中,可換鏡頭相機卡口的更迭變換從未停止,不斷改變的技術要求下,卡口可以承載的功能也在快速的變遷。

可換鏡頭相機發展的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看似是品牌廠家的興衰,實際上是卡口決定了命運。進入二十世紀之後,旭光學賓得、日本光學尼康、美能達、佳能依次接力,組成了單反時代連綿不斷的高光。

1.單反時代的卡口優勢轉移

旭光學Pentax由M37卡口轉為M42卡口,其主要的原因在於M37卡口口徑過小,一方面光學設計受限,另一方面卡口口徑還嚴重製約鏡頭與機身聯動的空間。使用了M42卡口的賓得相機,率先實現了TTL測光、鏡頭全開光圈測光,在市場上大受歡迎。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需求的產生,通過螺紋轉接鏡頭機身的的侷限性逐漸暴露,例如矩陣測光、全自動程式曝光等功能都需要機械聯動、甚至電子觸點實現鏡頭-機身通訊,而這些新技術的應用,需要插刀式卡口承載。

日本光學也就是尼康的F系列單反,是最早又最成熟的插刀式卡口系統,比我們所熟知的主流單反廠商都要更早的應用插刀式卡口,這一優勢充分的體現在了歷史程序當中,尼康在80年代前後,成功的推出了矩陣測光與全自動程式曝光技術,又憑藉F卡口多年的發展和積累,成為當時專業使用者最青睞的單反相機生產廠家。

在自動對焦的曙光初露的時期,美能達拋棄了原有的手動對焦MD卡口,推出了全新的,專門為自動對焦設計的A卡口,擁有更大的卡口口徑,更多的電子觸點。從而實現了對傳統單反巨頭尼康、佳能的彎道超車。

雖然美能達A卡口在AF早期橫掃整個市場,但是A卡口的設計思路並不完美,其實當時幾乎所有廠商都沒有足夠的預見性,和A卡口一樣,後來支援AF的賓得K卡口、尼康F卡口在一開始都選擇了機身對焦馬達驅動鏡頭的自動對焦方式。

機身驅動的優勢在於簡單且節省成本,鏡頭不需要搭載對焦馬達,但隨著自動對焦鏡頭的豐富,機身驅動的劣勢也逐漸顯現:機身驅動缺乏高速、大扭矩瞬時合焦表現,驅動長焦鏡頭以及大光圈鏡頭對焦時速度難以令人滿意等等。

自動對焦單反發展後期,佳能推出了一個全電子卡口,EOS系統。適配這一系統的EF鏡頭採用全電子通訊設計,8通道/觸點,搭載鏡頭對焦馬達,支援電磁光圈,是最早完全拋棄機械通訊的卡口,並且在當時實現了大口徑的設計冗餘。而這樣高標準、先進的設計規範和思路,也是EOS系統成為自動對焦時代、數碼單反時代最輝煌的可換鏡頭系統的原因。

尼康的F卡口在AF初期推出的D型鏡頭,並沒有搭載鏡頭馬達,需要擁有機身馬達的機身使用。在鏡頭光學機械效能需求越來越專業的趨勢下,尼康又推出了G型鏡頭,搭載鏡頭對焦馬達,但仍然是機械光圈通訊。直到尼康無反誕生的前夕,尼康才如佳能1987年推出的EF鏡頭一樣,採用了鏡頭電磁光圈。

可以說,在自動對焦單反由膠片向數碼過渡的時期,佳能面向自動對焦以及數碼化設計的的EOS系統與EF鏡頭群,擁有當時最先進、合理的頂層設計。由此,佳能拉開了EOS單反王朝的序幕,之後在單反相機領域,再也沒有任何一個競爭對手可以取代佳能的地位和存在。

佳能EOS系統所採用的EF卡口,是一個釋出之後領先了三十年的單反卡口,至今沒有能在設計規範和應用上超越它的存在,甚至在數碼單反時代,佳能EF是唯一實現了F1.0光圈鏡頭自動對焦以及F1.2光圈自動對焦鏡頭成熟應用的廠商,除了EF之外,其他競爭對手沒有一支光圈超過F1.4的產品,可見當時EF卡口口徑、設計規範的重要性。

2.無反時代的卡口優勢確立

進入到無反時代,卡口設計的重要性絲毫不弱於單反時期,雖然這是一個看起來感測器可以決定一切的時代,但效能再好的半導體,也需要通過鏡頭折射光線,而既然有鏡頭,那麼連線機身鏡頭的卡口,其重要性就完全不亞於感測器。

FE、Z、RF、L作為目前主流的全畫幅無反卡口來說,雖然誕生的時間有早有晚,發展的水平各有高低,但仍然可以通過上面的方法論來檢視一番。

2.1索尼FE卡口的先天不足

索尼FE卡口雖然是最早實用化的全畫幅無反卡口,但46mm的卡口內徑,18mm的法蘭距怎麼看都是APS-C畫幅標準的產物,比佳能APS-C畫幅無反EOS-M的卡口尺寸還要小。最早應用在APS-C畫幅上的FE卡口,不論是卡口口徑還是卡口開口角度,都接近容納全畫幅感測器的上限,但在鏡頭設計冗餘方面,有著先天性的缺陷。

這裡的道理並不需要講太多,佳能EOS M卡口,理論上也是可以容納全畫幅感測器的,但佳能在權衡全畫幅、APS-C鏡頭通用以及更完善的全畫幅頂層設計之後,決定推出全新的卡口,54mm內徑的RF卡口。

索尼FE卡口之後,後釋出的佳能RF、尼康Z、徠卡松下適馬L卡口,內徑以及卡口開口角度都比FE大。這一定程度上昭示著,FE卡口作為先行全畫幅無反卡口的頂層設計或者卡口策略是有缺陷的。

最初誕生的索尼E卡口採用APS-C畫幅,定位於A卡口與Cyber shot卡片相機之間,主要充當便攜可換鏡頭相機的角色,是當時主力系統A卡口單反的補充,也沒有搭載焦平面相位對焦技術。尤其“微單”這一形容詞也是索尼在中國市場特供的形容詞,主要為突出相機的便攜性。

有一種說法認為,APS-C畫幅的E卡口根本沒有考慮過未來升級為FE全畫幅卡口的需求,因此卡口口徑小是天然的缺陷。

還有一種說法表示,最初誕生的APS-C畫幅E卡口也考慮到了未來全畫幅的可能,雖然內徑46mm,但是由於採用了短法蘭距短無反光板設計,理論上仍有優勢。

但即便不討論具體的卡口內徑與鏡頭設計的關係,從實際的產品表現來看,FE卡口仍然沒有F1.2大光圈鏡頭,即便是第三方適馬推出了FE卡口的35mm F1.2光圈鏡頭,但實際上仍然是單反鏡頭的變形——就像FE卡口通過轉接環可以轉接EF卡口的F1.2鏡頭那樣。

可以說,從設計規範和約束來說,使用46mm內徑的FE卡口相對有更好的便攜性,這也是當初被命名“微單”的原因。但對於無反系統來說,反光板結構的取消,短法蘭距的實現,展現的是一種全新的可能和未來,對與無反系統來說,可以大也可以小,並不是只有小一種選擇。

2.2尼康Z卡口的過度補償

和索尼FE不同,尼康Z卡口決定選擇大。採用了55mm內徑,65mm外徑,16mm法蘭距,擁有驚人的卡口開口角度。卡口內徑更大,法蘭距更短,對於光學設計的解放是空前的,比如0.95光圈的鏡頭,比如F1.2光圈鏡頭,比如前後組體積更均衡的鏡頭設計方式,這些都是在FE上非常難以實現的取向。

理論上卡口越大,鏡頭設計的束縛越小,但面對現實,卡口約束仍然要考慮到系統體積和整個光學系統的發展思路,我個人認為,Z卡口的尺寸太大了,或許未來看有一種答案叫做超前,但以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Z卡口的尺寸、法蘭距有些激進。

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看法,日本Camera Grand Prix 2019評委杉本俊彥在採訪尼康開發人員時也提出過疑問:“僕としては、カメラのデザインからするともう少し小さいほうが良かった気はしますが”

Z卡口明確的為了光學考量,而犧牲或妥協了部分體積、機械效能,比如目前的Z系列無反相機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出,卡口占據了機身絕大部分面積,顯得不那麼協調,而突出的卡口外徑部分之所以有些突兀,或是因為16mm短法蘭距設計,卡口需要特別的強化。

優先光學考量下的尼康Z系列鏡頭群,雖然在光學素質和規格上,完成了對於F單反時代的超越和顛覆,但整體鏡頭體積平均要比其他無反系統顯得更加龐大。

而徠卡適馬松下的L卡口更有折衷主義的意味,48.8mm的內徑,20mm的法蘭距,是個稍顯保守的設計。

2.3佳能卡口的規劃與平衡

我的結論是,無反時代的卡口頂層設計,佳能的RF在當下來看考慮的更加全面又有目前最好的平衡性。

54mm的內徑配合20mm的法蘭距,是RF卡口在尺寸上給出的答案,我個人更理想的組合是54mm內徑配合18mm的法蘭距,但RF鏡頭群已經通過實際產品來證明,或許現行的RF卡口尺寸更加合理。

已經誕生的RF 50mm F1.2、RF 85mm F1.2證明了佳能RF卡口製造F1.2光圈自動對焦鏡頭遊刃有餘,實現了比單反時代更好的全開光圈畫質和全面的光學進化。RF 28-70mm F2光圈變焦鏡頭,則讓人們看到了大光圈變焦鏡頭的可能,從這一角度上來說,RF卡口的光學潛力仍然有很多值得期待的空間。

雖然並非是完全由於卡口因素,設計方向不同的差異影響更大,但同規格鏡頭對比,RF鏡頭比Z鏡頭有更明顯的體積、尺寸,便攜性優勢。例如RF 50mm F1.2比Z 50mm F1.2短了四十多毫米,輕了一百多克。尼康Z 50mm F1.2的體積同佳能RF 70-200mm F2.8類似,也能看出尼康Z卡口尺寸約束以及大卡口設計對於發展思路的影響。

同時RF卡口採用了12個電子觸點,和傳統的FE卡口10觸點、L卡口10觸點、尼康Z卡口11觸點相比較,有2個目前並沒有完全工作的觸點,這是為之後機電通訊效能提升,而預留出的觸點。

在單反相機時代,由於EF卡口的先進性,佳能EOS系列單反得以實現多種數碼鏡頭優化效果,而在未來,計算攝影的可能性更加突出,機身內部處理器對影象進行優化處理的介入或許會更多更深度,而針對鏡頭的色散、炫光、甚至解析度補償,都有更多的可能去優化和改善,而具備高速資料傳輸效能的RF卡口具備這方面足夠的潛力。

從這幾個簡單的維度來看,RF卡口沿襲了EF時代樹立的設計導向,足夠前瞻又充滿實用風格的發展思路,兼顧了便攜可能、高畫質、設計冗餘以及全面的電氣效能。而我所謂認為佳能RF卡口擁有最好的頂層設計,並不是因為其卡口尺寸的平衡和折衷,更在於RF卡口鏡頭群傳遞出的明確訊號。

02

充滿想象力的鏡頭路線圖

/ 光學設計思路的改變

如果通過佳能已經發布的RF鏡頭以及未來即將釋出的鏡頭,來揣測佳能無反時代光學設計思路,可以發現有兩條清晰的脈絡:

第一推出大光圈定焦以及超越傳統規格鏡頭,不斷強化自己的傳統優勢,例如F1.2大光圈定焦、F2光圈變焦鏡頭,這是其他卡口無法提供或目前沒能充分實現的,這是佳能自單反時代建立起的規格優勢。

第二,迎合時代變化,探索無反時代鏡頭設計新方向,那就是提升傳統鏡頭的便攜性以及易用性。

第一條脈絡很明確,就是我們已經看到的的RF 50mm F1.2L USM以及RF 85mm F1.2L USM鏡頭,這是單反時代佳能就領先業界的規格,不僅延續到了無反時代,還在光學上進行了革命性的優化。這是其他無反卡口很難為消費者提供的,例如前面提到的FE,例如L卡口,並且深刻的強化自己的優勢,在RF 85mm F1.2L USM的基礎上,推出了RF 85mm F1.2L USM DS,讓人像攝影多一支柔焦大光圈定焦。

RF 28-70mm F2L USM也是如此定位,F2大光圈變焦,在規格上是顛覆和超越,為攝影師提供了一個幾乎是28mm、35mm、50mm、70mm四個焦段F2光圈鏡頭的組合,明亮的大光圈和靈活的變焦設計,人像、婚禮攝影師以及視訊使用者都有非常好的反饋。

RF28-70mm F2L USM

但佳能並不是追求極致到極端的思路,在F2大光圈變焦之下,佳能仍然有傳統的F2.8光圈大三元變焦鏡頭,體積更加緊湊便攜,如果有攝影師擔心F2光圈級別變焦鏡頭的便攜性,那麼仍然有常規F2.8光圈變焦選擇。

迎合時代變化,提升傳統鏡頭的便攜性和易用性,拓展傳統鏡頭的功能,是不亞於F1.2光圈定焦及F2光圈變焦的重要思路。

而目前佳能的F1.8/F2級別定焦鏡頭,都是價效比+輕量化+微距的多功能定位,RF 35mm F1.8以及RF 85mm F2都明確的加入了Macro標示,擁有0.5x放大倍率,而RF 50mm F1.8雖然沒有標示Macro,但也將過去的0.4m最近對焦距離,縮短到0.3m。

F1.8/F2鏡頭一般作為F1.2/1.4鏡頭的低價位補充以及相對便攜的輕量化存在,但佳能在價效比+輕量化的基礎上,增加了「微距」功能,提升了鏡頭的近攝能力,讓一支傳統人像鏡頭,可以兼顧微距下的各類題材拍攝,可以日常拍攝菜品美食,可以客串中長焦微距靜物,可以拍攝模型手辦。這不僅是對於相機同業的差異化競爭,還提升了普通使用者對可換相機系統的吸引力。

而RF 600mm F11和RF 800mm F11這樣的「望遠鏡鏡頭」也是佳能探索新方向的產物,完全便攜的手動超長焦定焦鏡頭,雖然和傳統佳能白炮相比,光學素質難以相提並論,但實現了超長焦鏡頭輕鬆攜帶和手持使用,並且鏡頭價格也更加低廉,可以讓更多入門遠攝愛好者更低門檻的體驗到超長焦攝影的快樂。

以上都可以看出,佳能鏡頭群的路線圖傳遞出的設計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一方面在豐富鏡頭規格的前提下,推出F1.2定焦F2變焦的優勢規格產品,繼續加碼、擴大自己的傳統優勢。另一方面探索新的鏡頭設計方向,吸引更多非相機使用者嘗試可換鏡頭相機系統,並且以便攜性和易用性來吸引對體積、使用體驗更敏感的使用者。

03

人像膚色與色彩管理

/ 穩定準確的白平衡和更簡單後期

任何一家數碼相機廠商,都希望自己的產品可以廣泛的適用於各個領域,並不希望自己的產品過於「器用」,但是如果已經在漫長的發展中,在不斷的迭代過程中,總結出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則更沒必要放棄和淡化。

佳能傳統的色彩管理從EF單反時代到RF無反時代,都備受好評,尤其是準確的白平衡以及JPG顏色,這部分優勢對於拍攝人像、婚禮、婚紗、日常、運動、新聞的攝影師來說,都是非常突出的吸引力。

而所謂的佳能色彩擅長拍人像,並不意味著佳能的色彩管理只在人像方面有優勢。在不同領域、不同場景下的拍攝中,人像膚色的還原與傾向是最難達到平衡的調教,過於激進的去調節討喜的膚色表現,可能會讓環境顏色都失之準確,而考慮全面的顏色平衡,則可能會得到出還原但感官差勁的膚色。

所以前期拍攝可以從機內得到不錯的膚色和準確的環境顏色,不僅是直出上大有優勢,在後期上也更有優勢。

有出色的色彩管理,並不意味著攝影師必須每張都直出,而是準確的色彩還原,討喜的膚色表現,可以大幅度減輕攝影師後期的精力耗費,提升攝影師後期環節的效率,也讓很多入門使用者以及輕度愛好者,可以輕鬆的體驗可換鏡頭系統的使用。

04

機身鏡頭聯動防抖上限更高

/ 手持慢門時代

8擋防抖,佳能RF系統重新整理了CIPA的防抖上限,通過EOS R5、EOS R6機身五軸防抖和鏡頭光學防抖的配合,可以實現最高8擋的手持拍攝防抖補償。

一方面要念及佳能對於防抖演算法的優化,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佳能在卡口設計上的頂層設計理念也在發揮作用。

目前觸點數量最多的全畫幅無反卡口,全新設計的鏡頭-機身通訊鏈條,可以實現超越過去的高速資料通訊,鏡頭可以瞬間反饋鏡頭晶片以及陀螺儀的資料,機身先進的影像處理器快速處理機身、鏡頭防抖機構的動作補償,這都是需要提前規劃好才能方便實現的工作流程。

8擋防抖補償並不代表著任何時候都可以體驗到比安全快門速度慢8擋的快門去手持拍攝,這只是CIPA實驗室裡的理論資料。但在CIPA測試標準沒有改變的前提下,佳能的8擋防抖補償效果,比以往的5擋防抖效果,提升了3擋是不爭的事實。

而具體到實際拍攝環節,EOS R5搭配R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在105mm端可以輕鬆的實現0.3秒的穩定手持拍攝,而1秒的手持雖然並不是次次都可以復現,但也證明了這套聯動防抖機構的效能,遠超以往單純的機身防抖或者鏡頭防抖。

而從主觀感受來說,全畫幅無反系統當中,RF的防抖介入的感知是最清晰強烈的,要明顯好於FE系統的防抖表現。佳能在介紹機身五軸防抖部分專門提到,RF卡口的大口徑設計,為感測器位移補償抖動,留出了足夠多的空間。和感測器位移的空間、幅度越大,相應的對於不同動作下防抖補償有更好的表現也是必然的,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RF卡口大口徑頂層設計的優越性。

前面一部分提到了RF卡口的多觸點和高速資料通訊能力,配合機內影像處理器,機械光學防抖和電子計算防抖的配合,可以讓R5、R6這樣的機型擁有更高上限的視訊防抖表現。在拍攝視訊的防抖表現上,手持機身進行視訊錄製的穩定程度也超越了以往的水準,甚至在很多場景下,不必一定採用穩定器進行輔助拍攝。

最後,在全畫幅無反卡口中,RF的防抖體驗是最容易感知,也就是說對於穩定畫面的拍攝幫助更明顯。

04

相容與未來

/ EF鏡頭與RF電影機

回顧佳能歷史時,真的要不由自主的說一聲:“EF卡口真是厲害呀”

作為單反時代頂層設計最好的EF卡口,其設計的前瞻性已經在EOS王朝建立的過程中得到了證明,而作為發展最成熟的單反鏡頭系統,EF鏡頭數量也最為可觀。

而RF卡口可以通過轉接環使用這一龐大的單反鏡頭群,從8mm魚眼鏡頭到800mm超長焦鏡頭,覆蓋了幾乎所有型別、焦段的鏡頭,甚至你還可以選擇那支定製的1200mm F5.6傳奇鏡頭。

而具體到不同攝影細分領域,例如移軸鏡頭,EF鏡頭群內有目前數量最多,焦段最豐富的移軸鏡頭可選,從24mm~135mm,並且還有最新的微距移軸鏡頭,都可以同過EF-RF轉接環使用。

同時EF卡口在可換鏡頭時代,也是規模最龐大的第三方鏡頭群,幾乎所有第三方光學廠商都生產、製造過大量的EF鏡頭,這更進一步拓展了RF系統的轉接豐富程度。

而RF鏡頭本身也延展出了面向RF卡口電影機的鏡頭,佳能的C系列專業電影機系統也由EF升級到了RF,今年推出了RF卡口的便攜電影機C70。

可以看到科莫多RF卡口12個電子觸點

上溯到電影製作專業領域,RF一樣有發揮的空間。而業界對於佳能卡口的熱衷不亞於EF時代,專業電影機巨頭RED,在佳能推出自家RF卡口電影機之前,就釋出了一款採用RF卡口的科莫多6K數字電影機,支援RF卡口的自動對焦。

從普通消費者維度和專業角度來說,EF以及RF的生態串聯都非常緊密,而RF卡口在滿足對EF卡口友好轉接的前提下,有更多的想象力和更有潛力的未來值得行業內外期待和發掘。

05

易用性與可靠性

/ 大眾消費者更敏感

前面是一些對於行業現狀和趨勢的一些紙面分析,雖然很有道理,但畢竟許多是主觀視角。而對於大部分使用者來說,現在要提到的,就是佳能目前最有優勢的部分,易用性和可靠性。

以旗艦無反EOS R5作為代表,這臺相機在操控上如果讓我找一個缺點,或許只有開關機撥杆在機身左側,無法單手開機。而除此之外,大部分操作都非常流暢且方便。按鍵、撥盤、撥輪的數量和位置,都非常貼合實際使用的習慣和要求。

R系列無反機內選單經過數十年的傳承與優化,是目前數碼相機領域內,選單功能和選單顯示最合理、最易用的選擇,這不僅對於從單反時代過渡而來的攝影師有好處。對於入門使用者來說,也明顯降低了操作、使用的難度,減低了普通使用者對使用「相機」的畏難心理。

選擇相機前期引數、效能的影響更明顯,而後期使用的階段,產品品控、做工、一致性以及售後維修的表現也非常重要。

目前主流數碼相機品牌,不侷限單反無反,佳能機身鏡頭的品控、做工、質量、一致性表現都有口皆碑,產品可靠性和穩定性在多年來經受住了考驗。而從國內市場的角度來說,佳能的官方售後無論是分佈與響應,還是具體的售後維修表現,都是Top級的。即便是脫保之後個人原因損壞,佳能產品的維修成本方面也有很大的優勢。

目前佳能仍然保持著專業、高階產品在日本本土工廠生產的標準,而索尼、尼康、松下等品牌大多數機身、鏡頭都轉移至海外工廠,如果是中國工廠,那麼產品質量還有一定的保障,而海外泰國、菲律賓、越南工廠產出的鏡頭機身,在品控質量上並不能讓人完全放心。

在產品競爭的舞臺上,不同規格、品牌的無反機身、鏡頭,通過效能引數進行激烈的角逐,但使用者也要深刻的認識到,產品質量以及後續使用成本的影響其實同樣重要,這是目前佳能RF系列的明顯優勢。

06

RF如果要成為最成功的無反系統

/ 個人努力與時代程序相結合

對於RF系統的溢美之詞或許有些太多,但這是理性與客觀結合的實際。RF卡口本身的表現,既和佳能工程師們的努力相結合,也和無反時代的程序脫不開聯絡。

RF系統並不能說是一個適合所有攝影師的系統,這樣的判斷太過於武斷。這仍然是一個產品多元化的時期,索尼FE、尼康Z、松下L,不同的卡口系統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優勢。

從佳能的視角來看,在無反時代的規劃上,佳能盡力在執行一條戰略,那就是:“在面對數碼相機市場整體下行的趨勢面前,在無反技術應用逐漸成熟的條件下,把自己產品的使用者搞的多多的,把使用者的使用門檻搞的少少的。”

整個數碼相機市場的確逐漸向發燒友和職業、專業領域收縮,但畢竟仍然有大量的普通使用者存量,也有更多的潛在使用者可以轉化,尼康Z的策略選擇提前收縮,明確產品線專供發燒友與職業攝影師,這從其光學產品上就可以清晰的判斷。而索尼仍然希望保持自己FE卡口先行優勢與半導體優勢,一方面不放棄專業使用者市場,另一方面極力推銷將數碼相機向家電化轉變。

而佳能的營銷風格充滿折衷主義的味道,並不侷限於一種思路,為更多使用者提供產品,而RF卡口就是誕生於這樣的背景,充分考慮到未來趨勢的頂層設計,理性的妥協卡口約束,更現實更友好的產品陣列。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數碼相機新趨勢——無反技術成熟大規模應用已經鋪陳開來,數碼相機市場發展的方向從未這麼明晰。而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在智慧手機、飛行器以及多元化拍照裝置的衝擊下,無反數碼相機如何站穩腳跟,是所有廠商都面臨的考驗。

而在我看來,佳能無反時代答卷的開頭,已經給出了可以得到高分的成績:不斷攀升效能的EOS R系列機身。平衡性和功能性完美交融的RF卡口,充滿想象力與無數可能的RF鏡頭群。

這更讓人期待卡口匯聚,廠商激烈競爭的時代重新降臨,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才會有光明的未來。

<script async=”” charset=”utf-8″ src=”//d5.sina.com.cn/litong/zhitou/sinaads/release/sinaads.js”></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d2.sina.com.cn/d1images/button/rotator.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var ad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adScript.src = ‘//d1.sina.com.cn/litong/zhitou/sinaads/demo/wenjing8/js/yl_left_hzh_20171020.js’;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adScript);

})();

</script>

鏡頭收購